7月6日,指挥家余隆、上海交响乐团、纽约爱乐乐团共同对外宣布,其联合委约的清唱剧《上海!上海!》([gf]c9[/gf]migré)将于11月在上海全球首演,并于2024年2月在纽约上演。
【资料图】
《上海!上海!》由作曲家阿龙·齐格曼和普利策奖得主、剧作家马克·坎贝尔领衔创作,男高音本·布利斯、阿诺德·利文斯顿·盖斯,低男中音沈洋、安德鲁·德万,女高音张玫瑰、戴安娜·纽曼,女中音朱慧玲等全球一线卡司加盟,跨国团队联合制作。
上海交响乐团
纽约爱乐乐团《上海!上海!》的背景是二战时期的上海,尽管同样正在遭受战争苦难,这座城市仍以超越文化、种族和信仰的包容,向数以万计的犹太难民敞开大门,成为他们心中的“东方诺亚方舟”。“在历史的洪流中,我们无法避免社会环境和人类命运的变革,但人性的光辉和善良,却是一叶永不沉没的扁舟。她能刺破黑暗,承载着人类的命运和历史的延续,驶向光明和充满希望的未来。”项目发起人、指挥家余隆希望,把《上海!上海!》作为一份礼物送给世界。
发布会现场,余隆和《上海!上海!》作曲、作词同台。
发布会现场,《上海!上海!》主创团队和上海交响乐团、纽约爱乐乐团的团长同台。集结国际翘楚,历时三年精心打磨从创意构思到舞台呈现,《上海!上海!》历经三年多时间精心打磨。
2020年1月,在纽约56街的一个餐厅,余隆第一次和作曲家阿龙·齐格曼聊起创意,两人一拍即合。阿龙曾为超过70部好莱坞影片及电视剧写过配乐,《恋恋笔记本》和《欲望都市》均出自他手。
“那段历史应该被记住,尤其现在看依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今天的世界需要更多理解和包容。”余隆说。“如果没有上海人的慷慨和善良,我的祖先和身边的某个亲人在二战期间可能会死在纳粹手中。”阿龙是犹太人,二战期间的他还是一个幼童,“中国人和犹太人都曾遭受类似迫害,这成为我用音乐来讲述这个故事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早在十六七年前,阿龙就读过张纯如所著的《南京大屠杀》。为了创作,从文献、书籍到纪录片,他力所能及,查阅一切历史资料。最终,他选择用一个跨文化的爱情故事作为连接和共情的桥梁:故事发生在1930年代末的上海,逃离纳粹德国迫害的犹太难民约瑟夫和奥托两兄弟,在陌生的异乡开启了全新的生活,并与上海姑娘产生凄美的爱情。
不久,阿龙捧着30页的故事脚本找到马克·坎贝尔,这位剧作家曾获格莱美奖、普利策奖。“我们需要能带来希望的作品。”马克欣然接受了邀请,并被好友的乐观感染。他在保留故事主线的基础上,去除非必要角色,剔除旁枝末节,故事变得更紧凑,“虽然历史很宏大,但在找切入点时,我们要落到个体的微观层面。”
剧中有17首歌,马克创作了其中12首唱词,其余5首由布罗克·沃尔什负责。为了便于全球推广和演出,歌词采用英文写作。“我们的风格彻底融合了,难分你我,就像一场晚宴背后,你不知道有几个主厨操刀,你只会关心菜好不好吃。”布罗克笑说。
“音乐要朗朗上口,能被人记住,抓住注意力,传递激动人心的力量。”阿龙这样要求自己。而至于为什么是清唱剧,而不是歌剧,主创团队也讨论过,“歌剧需要舞台表现,难度更大。而且,我们要着重突出音乐的力量。”
这两天,阿龙抱着总谱带来到了上海,因为怕丢,就连坐飞机也时刻抱在怀里。率领上海交响乐团演绎部分段落后,余隆难掩激动,从序曲中犹太难民进入上海港,用雄伟的希伯来语合唱,在至暗时刻带来希望,到大量催人泪下的小提琴独奏,他都记忆犹新,“他写的是人的音乐,非常动人,而不是数学公式一样的音乐。”
过去三年,创作因为疫情遭遇重重困难。阿龙和余隆通了无数次电话,余隆也常在半夜被叫醒,“阿龙就像永动机,有着巨大的激情,一直在激励我。”
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余隆和他们绘声绘色上海人是什么样,“上海人很精细,同时也很明白大是大非。”过去三年,他一直希望作曲作词能来上海小住一段时间,了解上海,走近上海,如今,他们终于来了。这也是他们第一次来上海。
1941年,上海工部局乐队演绎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1942年,包括阿德勒在内的大批犹太难民音乐家参加的音乐会合影。中美乐团联合委约,全球接力演奏二战期间,成千上万的犹太人在纳粹的死亡威胁下奔逃出走。大多数国家都对犹太人关上国门,上海是无需签证或任何官方文件就能入境的地方。
2万多名犹太难民逃到上海,开启新生活,甚至得到一个共同称谓“上海犹太人”。他们建立社团组织,修建犹太会堂、学校、医院,成立各种俱乐部和商会,创办刊物,成立政治团体。他们中有经商高手,有艺术名家,有专业技术人士,成为近代上海繁荣进程中的一股重要力量。
其间,400多位音乐人来到上海,为上海带来丰富多彩的音乐生活。从展现犹太民族精神的希伯来-意第绪音乐、风靡欧美的卡巴莱爵士乐和流行音乐,到西方艺术音乐,不同形式的音乐在上海发展、繁荣、壮大,创造了属于上海城市音乐的黄金年代。
犹太音乐家的到来,也加强了上海工部局乐队的力量,推动了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的发展。一些音乐家抵沪不久就加入了工部局乐队:勋伯格学生、作曲家弗兰克尔,加入中提琴声部;曾任科隆室内乐团大提琴首席的约阿希姆,担任大提琴首席;还有担任乐队首席的富华和阿德勒,被学生亲称为“翘胡儿”的中提琴首席普度什卡,在欧洲已声名在外的指挥家、钢琴家马戈林斯基……
这些音乐家为上海留下宝贵音乐财富,也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音乐人才,桑桐、丁善德、谭抒真、董光光、李德伦、周广仁等音乐大家无不受教于这些犹太音乐家,为新中国的音乐文化事业奠定了基础。
犹太难民在上海的故事,以各种艺术形式被发掘、被传播。有着140多年悠久历史,曾与犹太流亡音乐家休戚与共的上海交响乐团,也希望用音乐记录那段“上海奇迹”。“犹太音乐家的选题有很多,当总监余隆提出《上海!上海!》的创意时,我们找到了出口,被点燃了热情。”团长周平说。
这段历史也令纽约爱乐乐团感佩,当余隆把创意告诉对方,乐团表现出浓厚兴趣,愿意联合委约。“我们希望扮演文化大使的角色,用音乐来讲述这段历史,体现了文化大使的担当。”团长加里·金斯林说,纽约也是移民之城,是一个文化大熔炉,居住着为数众多的犹太人,“我相信这部剧会引起很多纽约人的共鸣。”
《上海!上海!》11月在上海全球首演时,上海交响乐团会和纽约爱乐乐团的音乐家和合唱团同台,阵容庞大。2024年2月在纽约,余隆还将指挥纽约爱乐乐团演出此剧,上海交响乐团也会跨洋加盟。
同时,作为上海交响乐团的第三张DG唱片,《上海!上海!》将于2024年全球发行。北京国际音乐节(2024年)、德国柏林德意志交响乐团(2024年)以及香港管弦乐团(2025年)、英国皇家爱乐乐团(2025年 )等全球知名乐团和音乐节,都将接力呈现这部巨作。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