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观天下!我国哮喘患病率处在高位,非典型患者数量大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2023-05-03 03:04:18

5月2日是第二十五个“世界哮喘日”,今年的主题是“全面关爱每一位哮喘患者(Asthma care for All)”。在哮喘日前夕,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哮喘学组组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沈华浩教授围绕减少哮喘急性发作风险、科学规范的哮喘全病程管理以及提升整体哮喘诊疗能力等话题进行了分享。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沈华浩教授

根据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研究显示,我国20岁及以上人群哮喘患病率在4.2%,全国约有4570万人①。近年来,随着环境复杂因素和不健康饮食方式增多,哮喘患病率迅速攀升,患病总人数也大幅增长。

沈华浩教授表示,“我国约三分之一的慢性咳嗽患者实际患有咳嗽变异性哮喘,只咳不喘、干咳不断,导致初发时患者以为只是感冒,或被错误地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服用大量抗生素和止咳药片却不见好转,部分患者后期会发展为典型哮喘。而胸闷变异性哮喘是以胸闷作为唯一或主要症状,胸闷加之呼吸受阻,与慢阻肺类似但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和可逆性气流受限等哮喘诊断特征。”

胸闷变异性哮喘是沈华浩团队在2013年国际上首次发现并报道的哮喘新临床类型。沈华浩教授提醒,“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非典型哮喘潜在患者数量大,有家族疾病史、慢性咳嗽大于8周且夜间为重或有不明原因的胸闷,都应引起医务人员重视,必要时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或支气管舒张试验。”

哮喘的高患病率、高增长速度与其低控制率形成鲜明对比,我国城区哮喘总体控制率仅为28.5%②,总体远低于理想水平,约四分之三患者控制不佳。《2020版中国支气管哮喘指南》指出,通过规范的诊断及个体化治疗,80%以上哮喘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控制③。

目前临床上对于哮喘的治疗主要包括控制药物与缓解药物。沈华浩教授介绍,哮喘患者的气道炎症反应是持续存在且尚无法彻底治愈的,因此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等控制药物就跟高血压、糖尿病药物一样,需要像吃饭一样养成习惯每天使用,只要医生没有主动要求停药就应坚持使用。

目前基层哮喘的诊疗水平与大城市医院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而不少患者初诊和治疗发生在基层,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专业培训、明确建立起哮喘的诊断流程以及实现同质化哮喘管理体系成为当务之急。葛兰素史克GSK联合国内外呼吸专家启动《哮喘学院》项目,支持专家学者、学协会组共同构建国际化的高质量学术交流平台,助力提升全国规范诊疗水平。

参考资料:

①Huang K, Yang T, Xu J, et al. Prevalence, risk factors, and management of asthma in China: a national cross-sectional study. Lancet. 2019;394(10196):407-418. doi:10.1016/S0140-6736(19)31147-X.

②林江涛等.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7,40(07): 494-498.

③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0年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20(12).

责编:乔靖芳

主编:张赫

校对:王卓